当前位置: 首页 > 谱系综合管理 > 文章著作 > 传承人文集

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

2016/6/10   来源: 中华武术传承谱系中心    共1612人浏览    我要评论

摘要:松是太极拳的灵魂,一分松一分功。练好太极拳必须首先学会放松,只有放松才能达到去僵求柔的目的。放松并不是一点力气都不用,而是注重在意识的控制下不用拙力。何为放松?不丢不顶即为放松。这个也是放松的标准。太极拳是善用巧劲省力的学问。在放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内气,不断增长灵活性。通过放松的训练并结合自身感悟苦练,从而获得刚柔相济、轻沉兼备、松活弹抖、螺旋式的整体劲道。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拳认识谈以下如何放松?
一、松心
松心就是心态放松。太极拳是顺应人体的自然运动,练拳时要去除杂念,身心放松,大脑入静,意守丹田。要明白“先练心、后练身”的道理,练拳一定要心静,思想集中,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后,才能开始动作。心静是实现松的保证。全身心放松,松透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松得好、松得透,注重心性的修炼,在推手对练中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心性修养,心里松不下,会直接影响形体动作。内外松不好、松不透,会影响太极拳劲道的运行发挥。
二、松身 
松身就是身体各部位放松。也可以理解为去掉身上的僵劲。要去掉身上的僵劲,首先要明画圈之理。练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标准,更要弄清怎样达到标准。练陈式太极拳,必须要经过一个从画大圈,到画中圈,再到画小圈的过程,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无形圈。因此,练圈者必须认认真真地走好画圈这个环节,要用一至二年的时间认真地画好大圈。只有画好大圈,才能把身体内的重要关节画开、画活,达到身肢放长的目的,才能画好中圈。谁领会这一点快、早,谁就能在练拳过程中不走弯路,高人一筹。其次,要明三节之理。人体全身有根节、中节、梢节三节之分。即: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臂之三节,即: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身之三节,即: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腹为根节;腿之三节,即: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练拳者要认真走好用好三节劲。如在用两臂走圆画圆时,开时肩、肘、手依次相开,合时手、肘、肩依次相合;发劲时,一定要做到根催、腰达、梢发。通过这样久而久之的练习,就能达到节节贯通,周身一家,一动无不动,松活流畅之目的。第三,要明缠丝运动之理。螺旋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练功方式,也是化掉身上的僵劲产生太极拳弹性掤劲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行拳走架中,一定要把上下缠、前后缠、左右缠、进退缠、正斜缠的一顺一逆、双顺双逆的五对缠丝做到位。开合时,要做到顺缠合、逆缠开,均衡、对称、协调,无所偏倚,无过无不及。久而久之地练习,就可以达到浑身俱是缠丝圈,全身上下左右无一处不缠丝,而又以身躯缠绕为主宰,通过腰脊的螺旋运动和胸腹折叠运化来带动贯穿上下四肢的螺旋缠丝,进而达到周身一家的螺旋缠丝,沟通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使气血流注,营卫周身,调解三焦,和平阴阳,内壮五脏,而又柔活骨节、肌腱、筋韧,外强筋骨。第四,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只有运用这个方法,经过长期的柔化,才能使全身的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经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张开而使内气敛于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意到气到劲自然到。
三、练拳走架时的放松
太极拳走架时注重松沉,是意气力的下沉,重心下移和主要关节的松沉。松沉不是动作的下踏和下蹲,更不是身子低下去,而是丹田内气下沉。只要周身松开了、松透了,气自然会沉下去。日久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除练拳行架时“虚领顶劲”外,其他部位都处于松沉状态。如上肢的松肩坠肘,下肢的松胯扩膝,涌泉贴地,脚趾抓地,中盘的松胸实腹,都是为了周身松沉的要求。肢体上的松沉,有利于真气下沉:重心下移,稳固下盘,又有利于中盘和上盘的轻灵,从而达到轻沉兼备的效果。一旦松柔与轻沉都具备了,便能体现到八面支撑的态势。
总之,松是太极拳修炼体系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高深的内容。放松乃是一种通向深功夫高境界的技艺途径。



关于我们 | 隐私保护条款 | 入谱平台 |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