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谱系综合管理 > 文章著作 > 传承人文集

试探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2016/3/3 1   来源: 中华武术传承谱系中心    共1060人浏览    我要评论

这些年来,各位极为努力学拳、研拳、教拳、交流拳并多次参加表演和各级比赛 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每个人也都有了一定名气,都是各地的太极拳骨干,大都有了段位,有的已是 6 段了,在省市比赛中没少得牌。每个人都学会了不少拳、械套路,上次集会学练了推手之后,有的已主动进入推手训练,功夫不断提高。
那么下一步应该怎样发展呢?在哪里下功夫呢?最近我查阅了古人及现代名家对太极拳的有关论述,又重温了冯老师的教材,结合自己的实践,我在思考着,如何在深入上或叫更高层次上下功夫?我认为太极拳好比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山顶上是虚无缥缈,烟云飞渡,丹泉溪水,鹤鸣凤舞,古树袅娜,绿草飘香,亭台琼阁,妙气赢懐,仙人修道,云游天阙。我们是望着山上,从山角下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着。
那么我们太极人要有什么样的功夫境界,才能登上仙山之顶呢?从古代太极仙人那里我看到,要达到如下三条:( 1 )神明虚灵。《王宗岳太极拳论》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太极拳经谱》曰:“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 2 )至刚至柔。《十三势行功心解》曰:“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杨澄甫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缚如棉裹铁”。( 3 )吞吐阴阳。《太极拳解》曰:“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太极拳论》曰:“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这三点第一是太极拳至高至灵的知觉功夫;第二是太极拳至柔至坚的劲力功夫;第三是太极拳气吞山河,排山倒海的气势。太极拳练到此可谓顶级,即太极仙人。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目标如一,终有建树。我们都有一定基础,但层次不等。我们,还是 静下心来, 扎扎实实, 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一步一步地攀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总有一天会接近或真的到达了山顶仙境。
下面分 9 个问题,分别加以讲述,即:着熟、形正、心静、意专、气顺、体松、转沉、劲整、养性。
1 着熟 ”  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
太极拳论里有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之句。 着者,拳式也。 是太极拳的细胞, 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单位。 着熟 是太极拳修炼的基础,是通往太极仙境的大道,正道,唯一之道!离开了着熟则太极拳的一切内涵的修炼就失去了依附之地。因此,着熟是重要的,是第一位的,又是 初步的功夫,但必须遵循于拳理,求熟于拳法。 着熟,不仅包括动作名称、招势,更重要的是用法。现在许多武术爱好者,练太极拳套路多年,却不知道每一招的具体用法,或者是练拳架的时候很熟练,和别人推手的时候用不上自己所练套路里的一招半式。在散手的时候更不知所措。
   
所以,在学习或教授太极拳套路的时候,就一定要知道每一招的至少一种用法。只有这样,才能容易记住招式,学习进度才快,而且学以致用。这样才会很快的把练好太极拳架的着熟过程走完,而进入到推手用法的着熟阶段。我们有的人精力充沛,练了很多流派的套路,这固然是好事,但一定要侧重练好本门派的拳术。百家通,不如一家精。
拳架着熟和推手着熟阶段有很大不同, 拳架的心理活动是在不对抗的前提下的,而推手的心理活动是在对抗下的双方互为制约,互为利用的。 拳架的着熟是在教练的指导下修炼的。而推手的着熟却是在实践的检验中修炼的,他们互为基础,互相促进。但又无法替代。
在进入推手用法的着熟时,要牢记以下的几句话:“遇劲而沉,遇沉而松,遇松而圆,遇圆而中。” 快速通过推手着熟阶段重要的因素是勤练、苦练、合练,动脑、揣摩;还有教练真诚的喂招。
   
散手的懂劲阶段和推手的懂劲阶段又有很大的不同,散手是双方手、眼、身法、步,心意的高速对接,而推手则是缓慢的接触。散手的懂劲阶段就是对推手懂劲阶段的检验和提高。
着熟是死的东西,是呆板的僵化的。在散手着熟阶段要着眼于活化。
 
2 、“形正” 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
着熟必须形正。形正即练拳者的外形肢体动作的正确,亦称身法。练拳不仅是内功修炼,还有外在的艺术性,特别是套路比赛,一定要按照裁判规则严格规范动作。身法是练好竞赛套路、传统套路的前提。
  杨澄甫大师所著的《太极拳术十要》,以精辟的语言和通俗的拳理,高度概括了杨式太极拳的精髓,被誉为杨式太极拳的经典、初学者的指南、深造者的方向。一要:虚灵顶劲;二要:含胸拔背;三要:松腰;四要:分虚实;五要:沉肩垂肘;六要:用意不用力;七要:上下相随;八要:内外相合;九要:相连不断;十要:动中求静。这 十要论述言简意赅,解释清楚易懂,应作为练拳者的学习指南。是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 这些术语既是基础又是至高点, 是深奥中归纳出的浅显,浅显中仍包含着深奥,蕴含着太极拳的真谛。正确理解把握了这些术语, 便是抓住了太极拳的要领。
1957 5 月北京市举办武术观摩评奖大会,当时没有裁判规则,拳界老前辈们研究了 5 条评选标准:( 1 )姿势正确,意识集中:( 2 )动作协调,精神贯注;( 3 )进退转换,虚实分明;( 4 )前后连贯,上下相随;( 5 )速度均匀,呼吸自然。这 5 条是练习太极拳起码的要求,作为群众性的评选标准是合适的。我们可以借鉴。
我们必须尽快克服尾闾不中正;低头弯腰;耸肩凸臀;动作拘谨、不到位、不舒展;精气神不足,没有全神贯注;缺乏气势等毛病。我觉得,对于我们重要的是:古人云:“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能紧凑,紧凑成功后,才讲尺寸分毫。”冯老师谆谆告诫练拳 4 句真诀:“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冯老师还说:“最正确的要领最终应该是最自然的。太极拳起于自然,合于自然,是天地阴阳规律的体现。结合人体生命的活动,乃成天人合一的境界。练拳就是通过自身的运化来体悟自然,合于万物,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3 、“心静” 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
练太极拳贵在心静。这是太极拳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标志。这方面古人教诲很多。如 动中求静 以静寓动 身虽动,心贵静 先在心,后在身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等,都说明心静对练好太极拳的重要性。冯老师说:“心神虚静是习拳练功之首要,亦可称之为总纲。”“虚静功夫就是太极拳功夫。” “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虚静功夫的深入” ,“虚静的程度反映了习练者太极拳功夫的程度”。 “心静到周身上下浑然不觉,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唯有心中一片觉明景象”。
心静,首先要制自己的心动。曾国藩说,“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一言以蔽之,静定。道家说“以虚静为本”,“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就是收心,就是一念不起,做到无视无听,无思无想,无欲无念,使自己的思想意识真正处于一种物我两忘,“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
但不少初学者往往心静不下来,这是他们进步较慢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心静?除了充分认识心静的重要性外,主要的是找到修炼心静的途径。我的体会是, 站好无极桩和混元桩。
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 太极者,无极而生也。 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运动。排除杂念,意念专一,使内气充盈,任内气自然周流全身,并达到身体内外的统一。培养元气,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清利顶头悬 。无极桩的重要身法是: 三点一线 (涌泉穴、会阴穴、百会穴),被称为无极桩的精粹。 无级桩是一个入门功法,也是一个很好的养生功法。无极桩的功用,是为太极拳筑基,为修行养生得法。它让人们破除一切胡思乱想,而进入自由自在的混沌状态,让身心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进入人空、法空、虚空境界。
山西大学武术学院毛明春教授创编了一首《行功用意歌》:“海上明月,神清体空,松静致虚,天机自生,随波微荡,无意无形,水中生树,根枝四撑,游鱼戏水,百鸟吻身,常山蛇变,九曲滚动,戈壁沙飞,华山谷空,丹田虎啸,胸中龙吟,凌云宝塔,千年雪松”。站无极桩时,默念此歌诀,效果极佳,不妨一试。
从无极状态过度到太极状态的功法就是混圆桩。《混元内功》、《混元缠丝功》、《混元放松功》,冯老师都有影像论述,不在赘述。
太极拳形神兼备,性命双修,是在一种澄静的状态下完成的。入静,是练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重要的练功方法。静由心静到体静,是一个自我修养和提炼心性的过程。
  心静,达到一定程度,“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
心静下来其实就是功夫,实践证明练身易、炼心难,练心重于练身。练出一个好的心态更难,一个人生活在绚烂斑斓的世上,里里外外,纷纭复杂,风云变幻,静下心不容易。通过练拳,要把心练大,可容天地;练阔,海纳百川;练虚,虚至虚灵;练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练熔,可化合,可分解。练成真人、圣人。
4 、“意专” 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
意,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主要指 意念; 心思,念想,精神意识。 意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 太极拳是个意拳,意念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套路的运行之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变化也不容丝毫断意,不致失控, 做到 意动形随 无微不至 “用意不用力”是杨澄甫老先生《太极拳术十要》中的第 6 要,他指出 “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十三势歌》云“势势存心揆用意”,“ 意气君来骨肉臣”。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即突出强调意识的作用。练拳时,外部神态的活动是内意的外在表现,即 《太极拳解》云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 。只有意、气、神、形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内外兼修,身心并练。
孙禄堂在《行拳述真》中讲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太极拳不仅是人们眼中所看到的动的太极形式,而实际上它是在动中求静,在静中生动,动静相合,相辅相成,动静兼修的一种功法。陈氏心意混元太极贯名为心意,也正是强调了心意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在练拳的过程中,要求心意安然,如冯老师所说:“如在空气中游泳”。意带形体,形随意动,意与形一致,两者合二为一,这样才会 感觉到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我之为身,身之为我,惟意气在流动”。此即真正做到内外合一,周身一家,飘缈欲仙,似脱胎换骨一样,处处虚灵。 “用意不用力”。此中的意涵盖了太极拳的全部真“意”。
通过用意放松全身,化去僵劲,达到神凝、气定、心静;然后使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和谐统一,经络气血流通,达到一种最佳状态。
所以,练拳时一定要在“用意不用力”上下功夫,这不仅会使身体的相关部位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如指肚发麻,手心发热,腹部鸣响,脚心发胀等现象。还能使动作轻灵、沉稳、圆活、连贯,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提高健身的功效和练拳的兴趣及拳艺的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地修练,就会产生轻灵而又沉重的内劲反映,功力也就会逐年增加。这就是永无止境的魅力所在。
太极拳以意为主,以气为用。 " " 在任何一个阶段中都起着支配和主宰作用。
5 、“气顺”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
气,是人身体内细胞运动而产生的能量,是生命的根本,气联系着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形体内外得到统一。人体中的气不只是先天元气,元气之外还有两肾所生真气,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气,称谷气;口鼻吸人的空气,称清气,此四者总和称为内气。共同发挥充养全身和运动的作用。
拳论曰:“以意行气,务令沉着,仍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随,才能便利从心。”气则又与血联系在一起。《素问 · 五脏生成篇》说: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行则血行
   
气血是人的真气和血液的合称,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血的生成和运行有赖于气的作用,而气的生成和作用的发挥,又赖血的滋养。可以通过呼吸法去推动它。而呼吸之根又在丹田,道家所谓的“无根树”。气出丹田,气归丹田,气由丹田,气涌丹田,气沉丹田。初练太极拳时,可心平气和,使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自然。随功夫的增长加深,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变呼吸方式,达到逆腹式呼吸。气贯四梢,使动作绵绵不断,如江河奔流,滔滔不绝。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先炼意、炼形,再以意领气、以形导气,这便是炼气的关键。
   
在练拳架之中,即将气这种最基本、最富有生机的精微物质(或说能量)转化为我们所需的各种功夫。要让气按照我们习练者的意志而运行或转化。我们将这种练习心意驾驭内气运行的能力的过程,称为“行气”。将注意力放在内气上,暗示其内气随动作的变化而运行。以意导气,是通过意念与形体的训练实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遵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重视意的同时,也要区分意与气的关系。拳谱有云:“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时时用意用神,则天长拳精,眼有神,肌有觉,意有察,三者合为一,才能达到较高境界。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内家拳,拳谚云“内功拳首在练意”。强调太极拳是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冯老师论述:培养丹田混元气,是练太极拳之根本。练太极拳全凭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没有充足的内气,武术的威力也就发挥不出来。有了充足的内气,才有可能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才能意到、气到、劲自然到。太极拳以培气、养气、聚气为首要,以行气、运气、通气为法则,以壮混元一气为宗旨。这不仅是拳术之道的需要,而且是养生之道的需要,功法、拳法、养生法三法合一才是太极拳的真谛。
练太极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炼气归脐内丹田,藏于两肾命门。脐、肾、命门位于人体腰部之中,所以又有太极腰之说,这就是我们练太极的根本所在。
先天混元气炼好了,从练功角度讲,就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从养生角度讲,就能气化正常,循环有序,协调平衡,卫护表里,内强外壮,身心健康,益寿延年。从练拳角度讲,就能以意行气,气随意行,气运全身,周流不息,推动肢体筋骨整体的内外统一运动。从技击角度讲,就能化气血之力为动静、虚实、刚柔内劲,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冯老师经常说:“炼就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谁能敌”。
拳解讲:“气以直养而无害”。一段时间我没弄懂什么叫直养?冯老师告诉我“呼吸越自然越好”。我想人的呼吸“自然”,就应该顺遂通畅。因此,直养就是顺畅,没有阻滞,没有憋气,均匀、深长、流畅的吸入清气,呼出浊气。那么,气沉丹田,气聚丹田,气凝丹田,形成一粒丹田气,是咋回事呢?那是通过修炼将元气和真气在意念的导引下形成的丹田内气。不能与呼吸等同看待。呼吸必须顺,不能窝住。所以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气必须直养,而不能曲蓄,只有劲是曲蓄的。
练气,要合于自身自然,合于天地大自然,万里云天,清风浩月,吞吐四方,深邃和顺。以意行气意在神,气随意行任自然,此乃关键。冯老师总结的修炼混元太极的基本原则就是:顺乎自然,叫做自然运化,自然得机,自然合道,自然积累,自然升华。顺乎自然,最真实、准确地体现了太极思想的本质。
   
我们练拳往往出现的毛病是,练拳时憋气用力,气喘不均、不匀、不深、不长,急吸粗呼。其因在心不静,精神紧张,松放不够。特别是在表演或比赛时,怕出错,精神紧张。这有待自己心平气和,放松慢练,逐渐找到感觉,养成习惯。
6 、“体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杨澄甫先生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一位刘姓登云在其文《太极拳的境界》中言明:“太极拳的最大秘密是‘松’。”他说:“ 郑曼青先生学太极拳近五十年才悟到‘松’的道理。究竟什么叫做松?怎么能松得很乾净,这句话很难讲明白。郑曼青先生回忆杨澄甫先生当年教拳,一天到晚坐在那儿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杨澄甫先生还讲了一句话,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郑曼青先生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五十年后想起来,郑曼青先生说: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太极拳说难,就是难在自己挡住自己,不肯松,无论如何,要放松。要松到什么程度呢?人家打我,再有力量,也到不了我身上,都空掉了。”
吴图南 先生一再告诫弟子:“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好太极拳松功”。松功是太极拳的基础。太极拳要求一松到底,放松入静,毫不含糊地进行大松、大静、大柔、大虚、大空。松,要先心松、神松、意松、气松,而后形松。形松要达内松(五脏六腑)和外松(筋骨皮)。全身九大关节要节节松开,如九曲珠,又要节节贯串,通体无间,无微不至而周身一家。
李雅轩在《太极拳随笔》中提出“松是太极拳的宝贝”。他特别强调练太极拳要大松,要松透。松得周身毫无拘滞之力,松得两臂如绳儿吊着重物一样。
常言道:“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
松要排除身上刚气、躁气、浮气、僵气而存积真气、元气、中气。从而能卸僵、弃木、化柔、转活,轻灵而富有弹性。
有些人认为 , 不使劲就是松,这是不准确的。松是指精神上和形体上全面的彻底的放松。达到松净状态,即彻底的放松干净,不存半点拙力、笨劲,这是一个无限追求的过程。
要解决放松的问题,首先要在松肩、松胯和锻炼胸腰运化上下功夫而胸部开合灵活的关键又在于松肩,腰部折叠运化的关键又在于松胯。
放松的一个标准,叫做松透。何谓松透,我认为它的内涵至少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即:松开、松柔、松圆松沉松活松通、松展松空松灵。在大脑入静、意念导引下,要有序地使全身各个脏器、肌肉、韧带、关节处处松开、松展、拉长。
其实,我认为有一个“松膨”就可以解决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太极拳的对称劲》,《中华武术》2009·12期发表了。我是说,通过练太极拳,把自己练成一个球体,气从虚无的球心,向球的表面均衡的膨胀。如同人以丹田为中心点,向四周发放一种对称的力。这就是膨,膨大的膨。只要练出了这种膨胀力,你无论怎样放松,都不会出现松懈懈,软塌塌,干瘪瘪,软得如一摊稀泥。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松的方向,松不是直向下堆到地上,而是向人体表面四周膨展。我认为这是松和懈的根本区别。所以,第一位的是松,大松、松透,达到真正松的阶段,在松的基础上,以神气将身势鼓励起来,动荡起来,使其具有强大而又灵敏的柔弹力。全身都有气布满,前后左右都撑满抱圆。松了以后毕竟是大,而不是小。缩小不是松,而是紧,它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体的松,所以松是一个张大的概念。
拳论中讲的皮毛要攻,骨节要松”,“对拉拔长”,“逢上必下”,“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等等要领,都是这种对称张开的要求。上领拔,下沉坠,上采天之气,下接地之力,这就是松的重要体现之一
 
练拳要在拳架动作和推手中感受对拉拔长式的放松展开,使拳势动作既有圆的匀整和灵活,又有似弓与弦的对张崩弹之力,更有八面支撑的稳固气势。在意、气、劲中产生了对称、平衡、折叠、匀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济。自我检查拳势动作是否有了对拉拔长劲,是有一对?还是有二对、三对
  怎样检查你的松功呢?有名家指出:一定要松到别人接触你时,完全感觉不到你有一丝一毫的的重量才行;要松到感觉自己好象完全没有重量,几乎不存在才行。如果你的小手臂,从被人由下抬高而超过头顶,只要别人感觉到你的手臂有丝毫的重量,或自己觉得肘、肩关节,有丝毫卡住的感觉,就说明还没有达到,离全身松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松的最高境界是松空空灵应物自然松的程度越高,功夫也就越深。反过来,功夫越深,对松的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应物自然是人的功夫练至虚无至极时,身上在受袭时突然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反应。传说受袭者安然无恙,袭击者却被震跌出去了。一位林墨根老师深入浅出的说:松干净了就是松空,不要看得太玄了。练太极拳至少有四空: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练久后则熟能生巧第二要手空两手空松第三要脚空两脚心要空松,足心空出,则足心的涌泉穴不受阻塞,气机自易流出。第四要胸空。”松空是练太极拳到了无形无象的高级阶段,此阶段,无止境,没有年的潜心追求和明师指点,无法达到但是,只要我们执着修炼,总会拉近距离或实现的。
一位拳家有歌诀曰: “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头上虚灵顶,双手空松转
 放松其实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那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那就在这个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内气和不断增长灵性。通过放松结合其他多方面的训练,而锻炼出一种刚柔相济的、轻沉兼备的、松活弹抖的螺旋式的整体劲。
7 、“转沉” 是练好太极拳的法宝
我要说,太极拳的拳势转换是十分重要的。 我的师父 志强大师 ,一再告诫我 “太极阴阳认真求”,“一阴一阳一太极”,“始于无形,成于无迹,循环无端”。后来他明确指出: “转换见真功”,“输赢在转换”。《十三势行功心解》曰:“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変转虚实也。”“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步随身换”。
最近我市武术协会在太极拳联合会的努力下,分别在城市各区举办太极拳表演,我逐区观看,发现: 练太极拳中最普遍存在的毛病是:(1)起伏过大;(2)定势做的还好,过度势随意;(3)动作漂浮,不稳 ;(4)松、懈不分,干瘪无力;(5)协调性差,周身不整合,(6)气喘嘘嘘,僵力大。我知道这些毛病多出现在拳势的转换上。即使是松沉和呼吸的毛病,但也是在转换中出现的。我在教学中针对此类毛病不断讲解,我认真的做,认真的教。
如何才能转换得好呢?
前些日子,我在徒弟的网上看到了转载安徽阜阳“一杯茶”标题为“逢转必沉”的文章,我为之一振。即刻仔细地读了一遍,受益匪浅。 使我找到了落实师父“转换见真功”的途径。“逢转必沉”针对练太极拳的毛病指出了解决的办法,真是一语中的,令我茅塞顿开。比如,相当一部分人练拳换势时后脚蹬地而起,这里一是虚实转换不好:二是飘浮不稳,起伏过大。如能“ 逢转必沉 ”问题就解决了。 我立刻在网上告诉我的徒弟和学生们,并在次日的教学中讲解了我所理解的“逢转必沉”。实践中我越练越觉得“逢转必沉”对练好太极拳的重要。我把它称为练好太极拳的一大法宝。
“逢转必沉”,“一杯茶”是这样论述的: ‘逢转必沉’是叶大密前辈教拳时用的口诀。 89年在指导我学拳时,温州何国梁老师就常掛在嘴边,并用手扶着我的两胯,每一转动,必须先沉,架子是越动越低,腿的酸热痛几欲让人跪倒,前进,后退胯均需有向下运动的弧线,两腿撑蹬感明显,有如逆水行舟,实在受不了,只好摆架重新再来,就这样是恩师扶我走上了认知太极的路。直到现在我仍时时体验这种滋味,不敢忘怀。”
我理解的“逢转必沉”,不一定是拳架越转越低。如果是那样,一套拳打完,应该低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最关键的是怎样理解“沉”。沉的前提是松,不松好,怎会沉呢,实际是松沉结合的。因此,沉也必须是由内到外,由心意到躯体,凡有神经的地方都要松沉。沉也不是懈,同样要提起精神,向四周膨展,对拉拔长。
拳论曰:“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大海的波涛是一浪接一浪,无断续,后浪推前浪,势如破竹。每一浪都有个转换,都有蓄劲到发劲过程,转换时都有下沉曲蓄到向前向上膨放过程。这便是阴阳转换过程。同样, 在练拳中必须深刻理解太极拳中的阴阳互换、互根、互包、互变性,以及阴阳变化的整体性、有序性、渐变性和旋转螺旋式前进的规律。
拳论又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十三势歌》曰:“十三势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变转虚实须留意。”这里都说明一个问题,即在转换中必须分清虚实。分清虚实才能避免双重。《王宗岳太极拳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要做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避免双重后,还要把转换做得轻柔、圆活。《十三势说略》曰:“每一动,犹须贯穿一气,不外起、承、转、合”;“转接要一线串成,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太极拳解》有“一气呵成”,“随转随接”;拳论有“周身节节贯穿,务令丝毫间断耳” 之说等
 
8 、“劲整” 是练好太极拳的核心
太极劲是从身体中发掘出的一种能量,可蓄可发,可刚可柔。懂得控制和利用它,就是懂劲。是太极拳习练者追求的目标。只要懂劲,太极拳就算登堂入室了;就可以一步一个台阶的奔向“神明”的最高境界了。所以,劲,在太极拳中具有决定性的核心作用。没有劲,就不是太极拳。
关于劲 ,太极拳界从古到今多有议论。仅八大劲法,就论述颇多;关于劲与力的关系也说法多多。我这里仅讲“整劲”。把劲练整。我认为太极劲与力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太极劲是经过修炼将全身内外肌体整合后形成的组合劲,不是单纯的力。这种劲,是在练成松展、膨沉的前提下并具有一定内功基础而形成的。只有完全松沉下去,才能彻底化掉拙力,扫清了障碍,调动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合成的、柔刚相济的弹簧力即“对称劲”。这种对称劲是成对的、双向的,或者是多对的、多向的。这正是与单向力的区别。多向不等于散,正是整的体现,是人体以丹田内气为中心的整体膨胀力、爆发力、弹抖力。从而达到“周身无处不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的高级境界,无论从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均能随心所欲,无坚不摧。由于对称的作用,使人体发劲时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
那么,什么是对称劲呢?我的《太极拳的对称劲》一文,大家可能都看了,在这里就不细谈了。简要说说。,
对称劲 是太极拳运动的内在要求。太极拳是人这个高级有机体的全身性运动,这种运动不仅具有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在主观意识支配下的,调动全身发挥出最大能量和技巧的运动。这里有三点:一是意识为主导,二是全身协调一致,三是技巧的灵活运用。三点的核心是健身和防身。健身和防身的核心是包括内、外脏器在内的人身整体的完整、平衡、和谐。人身的完整、平衡、和谐发展是需要一种合乎逻辑的生存方式和锻练方式实现的。太极拳 对称劲 的修炼就是实现这一锻练方式的有效途径。
   
对称劲 的修炼是通过意识的作用引导肢体阴阳、开合、虚实等辩证运动,可以强化人们的智慧,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提高健康水平和防御能力。 对称劲 的修炼,可以把零散的、小的力整合成整的、更大的劲,实现身体的协调一致,均衡发展。 对称劲 的修炼,可以使内劲和外力结合成为整体,通过蓄发、收放、屈伸、柔刚等劲力发放出技击的合力。太极拳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立于平准,活似车轮;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等,只有通过 对称劲 的修炼才能达到和提高。
    “
对称劲 是太极拳习练水平的标志。练太极拳的好与差,往往是通过套路或散打比赛检验的。套路比赛体现了太极拳的 表演性 ;散打比赛体现了太极拳的 技击性 ;还有一点 健身性 。这 三性 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 三性 的标志是稳定性、平衡性、全身协调性。稳定性是太极拳的起码要求,凡举手投足,必须站似松,坐如钟,受到外力时能稳如泰山。稳定来源于平衡,人体在运动中需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如穿蹦跳跃,闪展腾挪等,但不论什么动作,都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做到身体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协调一致,调动全身整体之力,形成一个整劲。这样,才能引进落空,粘连粘随 ,人刚我柔,我顺人背将对方击出。这种 的培养,首要的是找到 对称劲 的感觉,然后加以修炼,达到理想的境界。这是练好太极拳的理性的最佳途径。这种劲,是一种连绵不断的延伸的 . 、膨胀的、松沉的、柔中寓刚的,而不是拙力、蛮力。
整劲的修炼和形成是一个过程,逐步达到无处不整,随意而整,形成肢体的自然的、本能的反应。整劲体现在十三势的每一势中,不仅是定势,更重要的是每一势的运转过程中。十三势本身也是一个整体的,不是单纯的力或步,它的每一势都是十三势的综合运用,和集中体现,这在推手和散手的实战中体会是非常深刻的。
谈劲,必然要联系推手和散手,这里也说几句。推手是对太极十三势在实战中的应用体验;是检验太极拳势是否正确及应用的途径及太极真功的修练方式;也是学会拳架后到学习散手的必经阶梯。 散手是熟练掌握了太极推手技术,懂得了推手训练中已经掌握的听劲、懂劲之后,可随时运用拳势的任意拳势招法与对方较技的手段和实用方法。散手是拳术的终极运用,推手是拳术的训练方式。
古人称拳术的实战为“打手”,那时练武主要是为了技击,为了生存,为了战胜敌人或坏人,练出一身功夫。有 打手歌》曰: 掤捋挤按 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 沾连粘随 不丢顶。”这六句话,我只想说说后三句。“粘连黏随”是前提,要通过推手练到肢体自然感悟,随机就势,往来随意;“不丢顶”是粘连黏随的方式和结果。“拨千斤”、“合即出”是打手的目的和最终结果。“牵动四两”、“引进落空”是手段和方法,怎样才能“牵动四两”和“引进落空”呢?我认为,要在粘连黏随的基础上做到两点:( 1 )改变来力的方向;( 2 )延伸对方的来力。怎样才能做到这两点呢?那就要看你的太极拳的基本功了,我这里说的基本功是个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是太极拳的内功修炼,,反应能力,圆形运动,螺旋缠丝,刚柔相济等。其实质还是太极整劲的修炼和运用。
 
9 、“养性”是练好太极拳的目标:
养性,是指精神 情志 的调养与道德修养。古人云:“ 静漠恬惔,所以养性也。” 道家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养性,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从而,益寿延年。
我的师父冯志强大师,深有感慨的说:“打了一辈子拳,悟出了一个道理很重要,练拳要养。”养什么呢?他说:“人有三宝精、气、神,修炼内功,以修心养性之法练此三宝;神下行,精上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以平和之心养浩然正气”。他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总结出 7 条“养”和“伤”的经验:( 1 )慢练为养,快练为伤;( 2 )柔练为养,刚练为伤;( 3 )舒练为养,紧练为伤;( 4 )园练为养,方练为伤;( 5 )和练为养,怒练为伤;( 6 )中正练拳为养,歪邪练拳为伤;( 7 )练意习拳为养,练力习拳为伤。练拳的目的是养身,而不是伤身,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有的人是为尽快增长功力而猛练的,殊不知,舍本求末,得不偿失。其实只有养好,才有功力,所谓养精蓄锐,蓄而后发也。
太极拳虽然流派各异,但它所包容的内涵是一致的。诸如文化底韵、动作特点、心境要求等, 隔有神秘的面纱, 却都 表现出它的深邃和奥妙。太极拳的修炼 ,除了练好身体,练好功力外, 强调修身养性、涵养道德、提高自身素养。习武之人是 讲求 武德 ,太极拳 最富有 。在技击上, 太极拳讲后发制人, 讲借力打力、因势利导。《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武德高尚的习武之人, 必受 他人 尊敬、 赞赏 、爱戴和 欢迎, 反之,则被唾弃。 这是 人所共知的 事实。因此,从这个 角度 讲, 练太极拳,可以阔 展人们的胸怀,宽以待人,谦让处世,虚怀若谷,百川可入,容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
太极拳 练至佳境, 与天地浑然一体 ,似云、似水,道法自然。你 就是自然,自然就是 你, 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的 中医的医理解释 太极拳是调节人体气血阴阳 的, 对人的性情有积极影响。长期 坚持 锻炼能有效调节和缓解不良心理症状 , 降低异常心理反应,使之与天地自然达到共同平衡 气血调和,心神安定,情绪 稳定 陶冶情操
太极拳既是高层次的理论和艺术,又是高能量的物质和高境界的修养,习练者,就应该有与“世俗人”不一样的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和健康理念。这个健康,不光是肌体的,还有思想、心灵、行为等。这就是所谓的“太极人”!如何做太极人呢 ? 一位网友著文曰:“首先应有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学练太极拳,要做到:‘勤’ ---- 勤学苦练、刻苦修技;‘精’ ---- 精益求精、不断探索;‘恒’ ---- 持之以恒、常练不懈;‘礼’ ---- 礼善待友,尊师重道。”这是对太极人的一般要求。
据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对太极人在“身、心、意、志、恒、着、理、气、情、景、神、化”都有具体要求。我这里只摘录情、景、神、化的论述警句,以体会精神境界的修炼。陈鑫言:“情:理与气发于外者为情,打拳之 ------ 天机活泼,极有情致,拳无情致,如木偶人一般”;“景:一片神行之为景, ------ 拳打得天花乱坠,拍案惊奇,里面有情,外面有景,阳春烟景,柳亸花骄,触目兴怀,心怡神畅,真好景致”;“神:神者精气发生于外而无难涩之弊之灵气也,大将军八面威风,必眼光四射,处处有神也”;“化:化也者化乎规矩者也,打拳熟而又熟,无形迹可擬,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技至此真神品矣”。拳至此已“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拳以神,人然以神也。
这就是 ,太极拳,天天练 ,拳炼我 我练拳, 同心聚,共欢颜,心里美, 寿延年 ,修神性,育真仙。
这9点是针对我们的实际,重点讲的,不是全部。更不是太极拳最高境界的论述。只能是针对我们自己,而指出奔向太极拳最高境界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而已。太极拳的修炼是无止境的,我虽查阅了一些古人和现代太极名家的论述,但限于认识水平、理论水平和拳技水平,是不可能讲透的。我只想尽到当老师的责任。错误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关于我们 | 隐私保护条款 | 入谱平台 |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