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谱系综合管理 > 文章著作 > 传承人文集

刍议太极拳的“对称劲”

2016/3/3 1   来源: 中华武术传承谱系中心    共1155人浏览    我要评论

我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学练杨式太极拳,九十年代初开始学练陈式太极拳,经人介绍认识了国内外著名武术大师,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编人冯志强先生,后来我有幸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我是辽宁抚顺人,1996年我专程去北京请教师父指点,冯老师看过我的拳后说:“你练拳要注意‘中心点’,要练出‘对称劲’,细心体会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的含义。”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中心点”、“对称劲”的说法,回抚后我苦心练拳一年多,边练拳、边琢磨,一个动作练几十次,体会“中心点”在那里?“对称劲“是怎么形成的,又怎么上身的,怎么变成自己的随意而发地劲力------
    过去我练拳总感觉脚跟不稳,随上肢运动而晃动,不用人推就觉得要倒,发力很拙,呼吸不够畅通 。经过苦练后,我终于找到了“中心点”和“对称劲”的感觉。我初步体会到了它的奥妙,这是练好太极拳的精妙之处。我的拳一下子变了样,可以说是一次理性的飞跃。在我练拳的道路上,这是一次重大变革,我愿把它介绍给同道们磋商。

怎样理解 “对称劲”?一个充气的球体,从相对静止的球心向球体表面任何一点均衡的形成了膨胀力,通过球心的任何一个直径的两端都是对称的力。这诸多的膨胀力,凝聚在中间的虚无的球心,这就是冯老师说的“中心点”,也就是这个球体的平衡点。一个练太极拳的人就应该把自己练成一个球体,以丹田为球心形成膨胀力,这个膨胀力的两端是对拉着的或是对吸着的对称的力,这就是“对称劲”。
    “对称劲”的最大特点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大小因作用力(爆发力)和速度而变化。
    古人对太极拳的“对称劲”早有论述,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开宗明义便言明“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和,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里的阴阳、动分、静合、屈伸不都是对称着的劲吗?它还形象地说:“气如车轮,腰如车轴”,这不正是球体与球心的关系吗。陈鑫在《太极拳著解》、《太极拳推原解》、《太极拳缠絲精论》中反复多次说着同样的话,即:“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什么叫“互为其根”?我理解,就是“对称劲”的两端。他同时强调:“此即太极拳之本然”。这里明确指出太极拳的每着每势无不存在阴阳,无不存在“互为其根”的“对称劲”。
    我看到学拳的人群中,多数人找不到这种“对称劲”。行拳走架时,身体的各部分总是向着同一方向转来转去,晃晃当当,飘飘忽忽,到真的是“行云流水”了。就是经过指点后,也需要经过一个阶段的细心揣摩才会有部分人体会到。可见,要真正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找到“对称劲”。
    1、“对称劲”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和物体运动的规律。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对立,是相互排斥的向外对拉着的力,即为太极拳的“开”;统一,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凝聚着的向心力,即为太极拳的“合”。开与合是方向相反的两种对称的力。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共处于物资的同一体,即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凡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有自身的或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太极拳行拳走架、修炼内功是自身的运动;推手、散手技击是自身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说到底都是自身运动,只是外界条件不同罢了。 
    凡是运动都离不开“对称劲”。如枪炮內的子弹是靠后坐力而发放的。生物包括树木、蒿草、农作物等都是根与茎同时向两端及四周延伸的。人体的各种运动,如走路、跑步是靠后脚的蹬力;负重、推车是靠身体的支撑;就是内脏运动如呼吸靠肺部的膨胀和收缩,血液流通靠心脏舒张和收缩完成的。一切物体包括生物的运动形式,无不是“对称劲”的作用。
    2、“对称劲”是太极拳运动的内在要求。太极拳是人这个高级有机体的全身性运动,这种运动不仅具有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在主观意识支配下的,调动全身发挥出最大能量和技巧的运动。这里有三点:一是意识为主导,二是全身协调一致,三是技巧的灵活运用。三点的核心是健身和防身。健身和防身的核心是包括内、外脏器在内的人身整体的完整、平衡、和谐。人身的完整、平衡、和谐发展是需要一种合乎逻辑的生存方式和锻练方式实现的。太极拳“对称劲”的修炼就是实现这一锻练方式的有效途径。
   “对称劲”的修炼是通过意识的作用引导肢体阴阳、开合、虚实等辩证运动,可以强化人们的智慧,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提高健康水平和防御能力。“对称劲”的修炼,可以把零散的、小的力整合成整的、更大的劲,实现身体的协调一致,均衡发展。“对称劲”的修炼,可以使内劲和外力结合成为整体,通过蓄发、收放、屈伸、柔刚等劲力发放出技击的合力。太极拳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立于平准,活似车轮;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等,只有通过“对称劲”的修炼才能达到和提高。
     3、“对称劲”是太极拳习练水平的标志。练太极拳的好与差,往往是通过套路或散打比赛检验的。套路比赛体现了太极拳的“表演性”;散打比赛体现了太极拳的“技击性”;还有一点“健身性”。这“三性”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三性”的标志是稳定性、平衡性、全身协调性。稳定性是太极拳的起码要求,凡举手投足,必须站似松,坐如钟,受到外力时能稳如泰山。稳定来源于平衡,人体在运动中需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如穿蹦跳跃,闪展腾挪等,但不论什么动作,都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做到身体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协调一致,调动全身整体之力,形成一个整劲。这样,才能引进落空,粘连粘随 ,人刚我柔,我顺人背将对方击倒。这种“劲”的培养,首要的是找到“对称劲”的感觉,然后加以修炼,达到理想的境界。这是练好太极拳的理性的最佳途径。
    4、怎样才能练好“对称劲”呢?“对称劲”是太极拳劲力修炼的本质要求,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找到它;只有体会到它的美妙,你的太极拳功夫就会大进一步。
   (1)身法中正是练好“对称劲”的基础。《十三势行功心解》说:“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习练太极拳首先要把身法搞正,不偏不倚,头领顶劲,气沉丹田。不论做什么样的动作,都不能前仰后合,左歪右邪,塌腰突臀,要掌握好核心平衡点,要始终保持气不上浮,重心稳定。这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当然也是练出“对称劲”的基础。我开始练拳时,因缺少名师指点,练了多少年还是找不到脚与地面的平准结合点;找不到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的感觉。有时甚至练得蒙头转向,找不到方向。其原因,就是身法有问题,找不到平衡点。所以,练拳必须身法端正,有一定基础后再经指点练好“对称劲”。
   (2)心静体松是练好“对称劲”的前提条件。练太极拳必须心静,心静才能用意引导动作。练拳开始前要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无思无虑,平心静气,细心体会全身膨胀向外的张力。同时,要做到体松,身体内外充分放松,不仅是肌肉,包括皮肤、骨节,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等都要同时放松。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初学者往往是非“懈”即“紧”。有人提出“松是一种自由空间的增大”,我赞同这种说法,松要全方位的像气球充气似的膨松。松还可以理解为放,四肢及身体的各部分向四周平衡对称的拔长放远;有时也需要收缩,收缩也是平衡对称的,这就形成了蓄与发、收与放、屈与伸、合与开的松劲。我在教学中,有同学问:发力还能放松吗?我认为,不会放松就练不出太极拳的弹簧力,弹簧力是放松的结果,是“对称劲”的突出表现形式。
   (3)“对称劲”是在太极十三势的虚实转换中形成并灵活运转的。太极拳即是八大劲法五种步型的灵活运转过程。杨澄甫传抄太极拳譜中《太极平准腰顶解》指出:“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变化取分毫,尺寸自己辨,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太极正功解》言明“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这里反复指出太极拳的劲法就是在摇、转、轮、圆中体现的。陈鑫在《太极拳经譜》中开门见山:“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闢动静,柔之与刚,屈伸往来,进退存亡,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见忽藏。”这里又反复强调了在变化中的两种对应的共处一体的劲力。他又在《太极拳缠丝精论》中说:“太极拳缠丝法也”。他说进退、左右、上下、里外、順逆、引进都要缠,不能各是各着,“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只有处处缠丝,“皆阴阳互为其根之理也”,“斯为妙手”。他还写了四句七言诗云:“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果然识得环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显然,“互为其根”是在太极拳的环形、辗转、缠丝、阴阳、虚实转换过程中连续不断地生成和运转着。
    这里举个例子,太极拳起势中“对称劲”的体现:两脚开立时立身中正,心静体松,气沉丹田,头顶悬,足踏地;两手平举时,身躯略后撑,以保持丹田为中心的平衡点;两手下按屈蹲时,要特别注意顶劲;从默立、膨臂、下按的整个过程都要细心体会膨胀感,使整个身躯呈现上下、左右、前后、由里到外的,八面支撑的“对称劲”。这才是太极拳的本质要求。学者必须“细心揣摩,日久自悟”。
   (4)内功修炼是“对称劲”发展的源泉。找到“对称劲”并能在千变万化的拳技中发挥作用,已实属不易。但是,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太极拳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人体这个科学而高级的生物体的潜能更是无止境的。掌握“对称劲”后,发展、发挥,更强、更大靠什么?我的体会,靠内功的修炼,内气的培养,内劲的形成和壮大。其实,“对称劲”的生成和发展从来就离不开内功的修炼,这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功。我的师父冯志强大师编撰的《心意混元内功》和《混元太极缠丝功》是通向大成之路。需要日复一日、持续不断地坚持修炼下去,采气、导气、养气、炼气。由气沉丹田到丹田内转,再到神气鼓荡,炼成一粒混元气,形成旋转自如的太极球体。这个球体,破之不开,撞之不散,发之透骨。我的师父说:“练就弹簧力,天下谁能敌。”须知弹簧力即是对称劲。
我仅此一点体会,不知量力地提出来,供同道们批评。
 
 
         (这篇文章刊登在《中华武术》2009年12期上)



关于我们 | 隐私保护条款 | 入谱平台 | 留言反馈